冬粉為什麼叫「冬」粉?是用什麼做的?菜販破解萬年疑問

冬粉為什麼叫「冬」粉?是用什麼做的?菜販破解萬年疑問

冬粉經熱水泡發後口感軟嫩滑順,且吸附湯汁能力強,能增添風味,是中華料理中常見的食材,常用於火鍋、湯品等各式菜餚,冬粉的熱量相對其他麵條較低,也適合在飲控的人食用。不過,冬粉究竟是什麼做的?怎麼料理更好吃?有甚麼營養價值?新莊市場菜販廖炯程於臉書分享許多關於冬粉的知識,本文將帶您一次看。

冬粉成分是什麼?廖炯程表示,冬粉雖然看起來像麵條,不過麵粉並無關係,冬粉主要由綠豆澱粉製成,也有部分是用馬鈴薯澱粉、紅薯澱粉、樹薯澱粉等取代。

訂閱 風傳媒VIP會員,享有零廣告閱讀介面 透過追蹤風傳媒 為什麼叫冬粉?廖炯程分享,冬粉為什麼叫「冬」粉,一是源自山東的山東粉,簡稱「東粉」,後來變成了「冬粉」;另一說則是更生活化的傳說:早年冬粉是冬天才有辦法製作的,因為冬天的低溫讓粉條不容易發霉,保存也比較久,所以就被稱為「冬粉」。雖然現在四季都能量產,但這個名字卻一直沿用到現在。

冬粉是如何製作?廖炯程表示,冬粉的製作方式與果凍雷同,首先先將綠豆磨成漿,再過濾與沉澱取出澱粉,將其混水攪拌後,加熱製成濃稠糊狀,接著利用細孔擠壓出一條條的粉條,再以冷水定型,而傳統冬粉會日曬,現代則以烘乾、抽真空來讓冬粉更有彈性,也方便保存。

冬粉的營養價值?廖炯程指出,冬粉幾乎是純澱粉,蛋白質與脂肪含量極低,甚至沒有膳食纖維,不過冬粉屬於低GI食物(註1),比起GI值82的米飯,及GI值61的米粉,GI值28的冬粉相對低很多。

不過,廖炯程也呼籲,冬粉往往會搭配各式調味,才是爆熱量及血糖的關鍵,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節制。

冬粉怎麼吃更好吃?廖炯程指出,冬粉的吸味能力極強,如同醬汁料理的海綿,他分享,可以以滷味方式烹調,與滷蛋、豆皮一起煮,讓口感更有層次;或是加入火鍋,能吸湯底精華;或搭配蒜蓉、米酒、蔥花,製作冬粉蒸蟹/蒸蝦。

廖炯程呼籲,想控制血糖或體重者,建議搭配大量蔬菜與蛋白質食用,並注意控制份量。

註1:低GI食物指的是升糖指數(GI值)在55以下的食物,吃後血糖上升速度較慢,有助於穩定血糖與延長飽足感。

資料來源:《廖炯程》

(相關報導:

小心吃到假豆腐!菜販點名這3款根本是假的,熱量高就像直接喝沙拉油

更多文章

責任編輯/梁溶珈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