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个人在任何领域里,如果能做到全国前几名,就不应该辜负这个天分。”
在理工科思维的人看来,罗永浩这样的人明显有靠嘴吃饭的天赋,正确的发展策略应该是扬长避短,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才对。
而罗永浩自己则觉得为什么不能做产品也做到前几名呢?
这种很主观的问题,别人确实不好判断,一个人怎么想,有什么执念,以为自己是什么人,乃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这是成年人自己的想法和选择,别人不能干预,也不应该干预。
改变不了的事,也没必要改变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天生我材必有用,如果能够认识自己,知道自己的长板是什么,那最好就是放弃很多。
专注和真正的专注是不一样的。在乔布斯看来,专注即舍得,为了一个东西而舍弃那些明知道不错的东西,没有“舍”就没有“得”,没有“略”就没有“战”,没有拒绝很多诱惑就没有真正的专注。
如果罗永浩的新项目大获成功,那他就证明了自己确实没有吹牛,直播什么的都是支线任务,成为科技行业的成功企业家才是主线任务。如果失败了,那就是一次错误的示范。
很多人都会穷尽自己一生的时间,去做他们并不擅长的事。
这是我经常自我反思的问题,我原来以为自己可以做什么,那个方向才是我的方向,后来证明这只是“我以为”,并不是客观事实。
现在想起来还有痛苦的余温,有几年时间无比煎熬,非常焦虑,后来就知道这是一种“杀自己”,假我不死,真我不生。人生在世,都需要经历一次凤凰涅槃才行。
所以失败、错误和痛苦都有价值,不是说应该以它们为追求,而是避免不了,在遭遇它们的时候应该尽量吸取营养,如此才能早一点走出来。
不然的话,非要一条道走到黑,穷尽一生的时间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,拿着锤子找钉子,认为别人能行自己就肯定能更行,这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和胜负欲。
有时候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,要充分认识自己,否则就不知道什么错误是提醒,什么失败是教训,有的路摆在面前也不能走,有的事不成功是老天在帮你。在这个世界上,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人,也没有多少。
资本与人才的结合,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。
俗话说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创业需要启动资金,发展需要第一桶金,做事业没有钱是不行的,但人才比钱更重要,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。
特别是在科技行业,或者说是在任何需要创新和创业的领域,都需要一流的人才,需要公司去匹配对人才的投资。
然后公司必须要赚钱,不赚钱就是浪费社会资源,队伍也会散掉,自己的时间和前期投入也会打水漂。
不过人才为什么要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或小公司呢?钱只是一部分原因,最主要的是机会,机会牵引人才,有了人才之后产品、技术才会出现,如果是满足了市场需求,那就会赚钱,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,形成良性的循环。
商业的基本规律很简单,问题就看谁能够科学决策,审时度势,顺势而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